消费电子产品对金属外观与功能一体化的需求,推动镍标工艺向超薄、高精度及多功能集成进化。
超薄镀层技术
-
柔性电路镍标:在聚酰亚胺基材上化学镀镍(厚度1-3微米),线宽精度±5微米,用于折叠屏手机铰链标识,弯曲寿命超20万次。
-
微弧氧化复合工艺:铝合金表面先微弧氧化生成陶瓷层,再局部镀镍,实现logo区域导电(电阻<0.1Ω),用于TWS耳机充电触点。
美学与功能融合
-
渐变色彩镀层:通过控制镍层厚度(50-200 nm)叠加PVD镀膜,实现虹彩效应,应用于智能手表表圈。
-
触控感应集成:在镀镍层上激光雕刻电容式触控图案,用于家电触摸面板,响应速度<10 ms。
量产稳定性挑战
某手机厂商采用脉冲电镀技术,将镍层厚度波动从±15%压缩至±5%,良率提升至98%,成本降低12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