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枚镍电铸logo从设计图纸到终端产品,需要经历十余道精密工序的锤炼。专业厂家的全流程品控能力,是确保标识耐久性、环保性和艺术表现力的关键。
在模具开发阶段,厂家采用高精度3D打印技术制作原型,并通过纳米级抛光消除表面瑕疵。电铸核心环节中,通过定制化电解液配方和动态电流控制,确保镍层沉积速度均匀,厚度误差控制在±3微米以内。某新能源汽车品牌的车标订单要求耐盐雾腐蚀2000小时以上,厂家通过添加稀土元素改良镀层结构,使产品通过ISO 9227标准测试,使用寿命延长5倍。
后处理工艺更考验厂家的创新能力。某厂商开发的等离子清洗技术,可在不损伤镀层的前提下清除表面有机物残留,使logo金属光泽度提升20%。而为满足电子产品轻量化需求,部分厂家研发出中空镍电铸工艺,在保持结构强度的同时将重量减轻60%,成功应用于折叠屏手机铰链标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