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原理
电铸标牌通过电解沉积方式制造。将金属离子在电场作用下沉积到导电模具表面,形成与模具形状对应的金属层。厚度通常控制在0.05-0.3毫米范围。主要使用铜、镍、金三种金属材料。
生产环节
模具制作:采用光刻技术加工母版,精度达到±0.01毫米
电铸成型:电解液温度维持在50±2℃,电流密度8-15A/dm²
后处理:包含剥离、清洗、裁剪三道工序
质检标准:符合GB/T 13306-2011工业标牌规范
产品特性
耐候性:户外使用周期超过10年
分辨率:可实现0.1毫米线宽再现
附着力:金属层与基材结合强度≥3MPa
导电性:镍层电阻率≤6.84×10⁻⁸Ω·m
应用领域
工业设备:机床控制面板标识
电子器件:PCB板元件标记
汽车部件:变速箱参数铭牌
建筑导向:消防设施指示牌
成本构成
材料占比42%,能耗18%,人工15%,设备折旧25%。批量生产时,单位面积成本与产量呈反比关系,当产量超过500件时,边际成本下降37%。
维护要求
清洁周期建议每6个月一次,使用pH值7-8的中性清洁剂。避免使用含氯化合物清洗剂。出现磨损时,可进行局部电铸修复。
环保指标
废水处理达到GB 8978-1996标准,金属回收率92%。每平方米生产耗水量控制在8升以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