镍标牌材料选择
镍标牌基材采用纯度99.6%以上的电解镍板或镍合金板,厚度规格包括0.1mm、0.2mm、0.3mm、0.5mm、1.0mm等。镍含量直接影响耐腐蚀性能,ASTM B162标准规定工业级镍板杂质含量需低于0.5%。材料入库前需进行光谱分析,确保成分达标。
加工工艺流程
板材预处理
脱脂:使用碱性清洗剂,温度控制在60-70℃,浸泡时间5-8分钟
酸洗:10%硫酸溶液去除氧化层,时间30-45秒
水洗:三级逆流漂洗,电导率≤50μS/cm
图形转移
涂布:滚涂2-3μm厚光阻膜,涂布速度1.5-2m/min
曝光:紫外光强度20mW/cm²,曝光时间45-60秒
显影:1%碳酸钠溶液,温度30±2℃,显影时间40秒
蚀刻成型
蚀刻液:三氯化铁溶液浓度28-32°Bé,比重1.25-1.35
参数控制:温度40±1℃,喷淋压力0.2-0.3MPa,蚀刻速率0.015-0.025mm/min
侧蚀控制:添加0.5%抑制剂可使侧蚀量减少至0.02mm
后处理工序
退膜:5%氢氧化钠溶液,温度50℃,处理时间2分钟
钝化:铬酸盐钝化液pH值3.8-4.2,浸泡时间30秒
烘干:热风循环烘干,温度80℃,时间15分钟
质量检测标准
尺寸精度:三次元测量仪检测,公差±0.01mm
表面质量:20倍放大镜观察无毛刺,粗糙度Ra≤0.8μm
耐蚀性:5%氯化钠喷雾试验500小时无基材腐蚀
附着力:3M胶带测试无镀层脱落
设备配置方案
工序设备类型关键参数前处理连续式清洗线产能600㎡/h曝光平行光曝光机精度±2μm蚀刻喷淋式蚀刻机温控精度±0.5℃检测自动光学检测仪缺陷识别率≥99.7%